随着城市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反映在城市建设领域则表现为各地公共场所增添的一座座雕塑。雕塑市场前景广阔,这对于雕塑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然而,在繁荣景象的背后存在一些问题。纵观当今的雕塑,多为几何雕塑、半抽象形态,造型千篇一律。其中真正具有内涵和美感的雕塑不多,空间肤浅的雕塑充斥在各种城市空间中,这样的雕塑已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要。
雕塑不仅是抽象的几何造型,那些惟妙惟肖的具象造型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纪念性人物雕塑就是其突出的代表,尽管从宏观的角度看,纪念性雕塑似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中国具体的国情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区别于那些抽象的、几何构成的金属雕塑,纪念性人物雕塑多以写实为主的形式出现,展示人物的精神,还原相关历史事件,揭示文化内涵。
这类雕塑通常会对雕塑家的写实功底提出较高的要求。曾几何时,以王临乙、滑田友、曾竹韶、刘开渠为代表的老一辈留法、留苏的雕塑家的写实能力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然而,受时代的影响,年轻一代的雕塑从业人员,特别是目前在校的学生已经变得浮躁,已经不太重视写实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兴趣逐渐转向了抽象、变形和观念方面。这样的趋势对整个中国雕塑界以后的发展十分不利。传统的纪念性人物雕塑的形式必须进行适当的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迎合现代人审美的需求,使其乐于接受;
雕塑是体现材质的艺术,人们的情感通过雕塑形式凝练在物质材料中。其选材一般用传统的花岗石、汉白玉、青铜、不锈钢等。笔者认为,纪念性人物雕塑的选材可大胆创新,以便能够更加融合到现代化城市的大环境中。具体而言,一方面加大新材料的尝试和运用,如将建筑领域、景观领域的创新材料融入到雕塑的制作中。另一方面,加大传统材料之间的穿插配合使用,以增加雕塑的表现效果,特别是不同石料和不同金属的巧妙结合,突出其质感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