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首先需要掌握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形成机理。常用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有以下几种:
(1)选用超低碳不锈钢
既然碳析出是根本原因,那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低含碳量。碳含量越少,产生贫铬的程度及产生贫铬区的可能性就越小,超低碳不锈钢的大量应用就是此原因,但碳含量越小,需要的技术水平就越高。
(2)热作工艺后进行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即将其加热到1100℃左右,保温一定时间后随即急冷。在1100℃时碳化铬被融解,急冷以获得单一的奥氏体镍铬合金,不产生贫铬区。
(3)稳定化处理
对于含钛或铌的不锈钢,将钢加热到850℃~880℃,使钢中铬的碳化物溶解而钛的碳化物不完全溶解然后缓慢冷却,对于碳,稳定化元素比铬有更强的亲和力,会优先生成碳化铌、碳化钛等。不生成碳化铬,也就不会有贫铬区出现。
(4)进行均匀化处理
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850℃-900℃,保温2h,使晶粒内的铬也扩散到晶粒边界,使晶粒处铬的质量分数重新恢复到12%以上从而消除晶界贫铬区。
(5)焊接中尽量减少线能量输入以减轻焊接接头的敏化程度
小线能量、小电流、大焊速,焊接过程中输入线能量少既能有效的限制被加热宽度,又有利于被加热区急冷,在敏化温度区停留时间短,有利于防止晶间腐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水冷等强制措施。
除了以上常用方法外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选用比母材含铬量更高一级的焊接材料。
以上方式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使用的局限性,在特殊条件下仍有产生晶间腐蚀破坏的可能性,甚至由于处理不当反而弄巧成拙不仅焊缝组织结构未能得到改善,母材组织反而遭到破坏。对奥氏体不锈钢这种最常见的晶间腐蚀破坏形式,目前只能采取相应对策将腐蚀速率控制在从经济和技术角度权衡可以接受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