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通雕塑
大匠成 览世界
当前位置: 宏通雕塑 > 知识百科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机理

查阅:949 发布时间:2019-12-28 16:12:26

晶间腐蚀的机理,主要有"贫Cr理论"和"晶界杂质选择性溶解理论"等。

C在奥氏体中的饱和溶解度小于0.02%,一般不锈钢的含C量都高于这个数值,当不锈钢从固溶温度冷却下来时,C处于过饱和,受到敏化处理时,C和Cr形成碳化物(主要为(Cr,Fe)23C6型)在晶界析出。由于(Cr,Fe)23C6含Cr量很高,而Cr在奥氏体中扩散速率很低,这样就在晶界两侧形成了贫Cr区,其含Cr量低于12mass%,因而钝化性能与晶粒不同,即晶界区和晶粒本体有了明显的差异,晶粒与晶界构成活态-钝态的微电偶结构,造成晶界腐蚀。

20190815111340_97050

在强氧化性介质(如浓硝酸)中不锈钢也会发生晶间腐蚀,但晶间腐蚀不是发生在经过敏化处理的不锈钢上,而是发生在经固溶处理的不锈钢上,对这类晶间腐蚀显然不能用贫Cr理论来解释,而要用晶界区选择性溶解理论来解释。当晶界上析出了σ相(FeCr金属间化合物),或是有杂质(如磷、硅)偏析,在强氧化性介质中便会发生选择性溶解,从而造成晶间腐蚀,而敏化加热时析出的碳化物有可能使杂质不富集或者程度减轻,从而消除或减少晶间腐蚀倾向。

20190819155301_31728

以前,"贫Cr理论”的主要弱点是缺乏直接证明Cr区的存在,采用电子探针都无法检测,因为贫Cr区太窄,光束的范围超出了贫Cr区的缘故,但现在应用透射电镜薄膜技术已直接观察到了贫Cr区并测得了贫Cr区的宽度和贫化程度。另外,支持贫Cr理论的有利证据是从阳极极化曲线间接的测出了电流密度的数据,不同Cr含量的钢随Cr含量的降低,其临界电流密度和钝化电流密度也相应增加。

20190819092754_98816

对于"晶界杂质选择性溶解理论”,有力的证据是在晶界区用AES分析可以检测到磷、硅的存在,而在晶内却检测不到,这说明晶体内和晶界存在浓度的差异,从而引起晶间腐蚀的发生,但腐蚀刚开始时含磷、硅物质的溶解起诱导作用,而后应力和缝隙的产生加速了晶界的腐蚀,这些过程都缺乏有力的证据。

20190817172206_32134

另外,晶间腐蚀的机理还有“晶界吸附理论”、“亚稳沉淀相理论”等。这些理论,彼此并不矛盾,互为补充。晶间腐蚀的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应充分应用现代检测技术,研究晶间原子结构的改变、断口形貌、化学成分的变化、腐蚀的过程、腐蚀产物的成分以及晶界合金元素的相互影响等,进一步解释晶间腐蚀现象。

20190816102747_91318

相关案例

×
宏通雕塑 首页 石雕 铜雕 不锈钢雕塑 玻璃钢雕塑 工程案例